《香港200》政策培訓
每年《香港200》在全港中學選拔200名校園領袖,今天重回這個大家庭,既是師兄又是導師,培訓他們如何研究政策及進行倡議,了解不同持份者的立場,用妥協的藝術回應社會上每一個人。
民主思路今天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2023年施政報告建議書》,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一同聽取意見。我們提出政府應該加強推廣國家《憲法》教育、成立國際商業法庭、為社運青年改善更生計劃等。
內地與香港有緊密的跨境社經聯繫,全面通關象徵兩地重新恢復往來,市民感受到一份重回正軌的強烈意識。暴力政治絕跡,改善了民主文化,但國際社會更關注正在收窄的政治光譜。國際評價轉差,但是本地信心強勁,令「一國兩制」指數整體有所增長,最新讀數從5.92分上升1.7%至6.02分。
在智庫和大學差不多十年,民主思路專注陸港關係的大議題,滬港所更是回歸後第一家內地與香港共建的研究機構。在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的京港智庫發展座談會上,我從共同研究、思想交流、人才培養三方面,分享對於跨地域學術合作的一些體會。
暑假到了,不少小朋友會去旅行,我們從一本護照開始說起香港居民與眾不同的地方。老師說這班小學生下課後回校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憲法》與《基本法》,都是自願報名的,難怪舉手答問題特別踴躍。
As early cohort alumni, we share with candidates of the Hong Kong 200 Leadership Project our paths 10+ years after the transformative training. Every year, 200 student leaders from high schools will get equipped with future skills. When they grow up, will they make their voice heard through doing research?
這兩三年來觀察移民數據,今次趁香港學會年會,整合手上資料,初步評估2019年後的移民現象,解釋坊間的常見說法。開始時大想頭,定了個巨無霸級框架,現在只算半成品,粗粗疏疏跟大家分享。這東西沒有理論貢獻,不過對想客觀一點認識香港人口流失問題的朋友,姑且有些實用性?
「Informality in Hong Kong」 閱讀更多 ”
今天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們舉辦世界文化遺產青年論壇,由傳承人及工作者分享保育心得,並邀請到文體旅局政助招文亮聽取得獎學生的成果匯報。有勞大專生導師帶領一班中學生去鹽田梓和龍躍頭考察,學習保護、管理和展示文化遺產,撰寫模擬申遺推薦書,培訓他們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的文化魅力。
闊別四年後,民主思路復辦訪京團,與 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學員拜訪中央部委、大學和智庫。感謝國務院港澳辦夏寶龍主任高度肯定我們發揮的作用,為我們的一國兩制研究和政治人才培訓工作帶來不少啟發。此行還得到全國人大憲法法律委和常委會法工委、中國社科院、全國港澳研究會,以及北大、清華和人大三家大學接待,希望向社會大眾以實踐證明,如何由保持溝通開始建立信任,走出一條良性互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