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駐港皆因大灣區
疫情未絕跡,通關日子仍未定斷,加上反修例亂局危害政治穩定,使外商撤資傳聞日囂塵上。今年統計處就駐港外資公司的調查出爐,雖然數目創新高,但增幅主要來自內地企業,美日韓資企業俱跌,歐洲企業則持平。難怪有人懷疑,香港的商業優勢足不足夠吸引國際投資者?
疫情未絕跡,通關日子仍未定斷,加上反修例亂局危害政治穩定,使外商撤資傳聞日囂塵上。今年統計處就駐港外資公司的調查出爐,雖然數目創新高,但增幅主要來自內地企業,美日韓資企業俱跌,歐洲企業則持平。難怪有人懷疑,香港的商業優勢足不足夠吸引國際投資者?
中美關係鬥而不破,拜登的對華政策不如特朗普強硬,但更積極拉攏盟友抗衡中國。前朝對軍民兩用科技的出口封鎖仍然有效,美國敏感科技企業若要在中國營運亦將須受到審查。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科技創新的火車頭,固然深受其害,不過,同樣專注於高科技領域的舊金山灣區亦受到牽連,無數對外投資計劃因而停頓。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平台,外資參與尤其重要,在官方的戰略空間越收越窄下,美國商界和民間如何看待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