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青年想外闖

中西鬥爭波譎雲詭,五眼聯盟調整對港政策,攻心為上,放寬移民措施加快港人流散異鄉。先是英國的BNO新簽證,雖有福利限制,但足以鋪路入籍。加拿大出手延攬高學歷港人,澳洲挽留當地畢業生及高技術勞工。縱使疫情之下不便遠遊,多國大門已經向高質素移民打開。專業界別的離職潮甚囂塵上,初職青年頭戴四方帽,手執BNO,要走也非難事,令人擔心香港逐漸步入黃昏。

青年想外闖 閱讀更多 ”

誰偷走你的核心價值

阻止權力和平移交是不折不扣的政變,特朗普的彈劾案即將開展審判,罪名是煽動叛亂。他嘗試推翻大選結果徒勞無功,支持者由示威演變成騷亂,上月初佔領美國國會,造成五人死亡。他的幕僚紛紛與暴力割席,社交媒體主動封鎖他的帳號。這是美國國會自第二次獨立戰爭後,即二百年來首次失守,標誌着民主制度的墮落。自由與民主是美國奉為圭臬的核心價值,短短四年總統任期足以一掃而空,叫人反思堂堂大國如何淪落到今天的境地。 

誰偷走你的核心價值 閱讀更多 ”

香港為甚麼要加入RCEP

中美關係跌至冰點之際,東盟十國與中日韓澳紐五國簽下RCEP,達成全球最大的貿易協議。香港十大貿易夥伴中,RCEP成員佔七席,為免被邊緣化,肯定要爭取加入。貿易協定猶如技術文件,苦澀難懂,這宗經濟頭條官熱民冷自是常態。商業往來更緊密、人員交流更廣泛會在未來慢慢浮現,但見疑中派大唱反調,希望藉此指正。

香港為甚麼要加入RCEP 閱讀更多 ”

問題是社會不公

滙豐銅獅重見天日,中資商戶拆走圍板,透視商界判斷社運已經降溫。疫下復甦是首要議程,市民抗疫疲勞,期望拉近社交距離,業界也爭取放寬種種限制,憧憬旅遊氣泡和健康碼,希望早日恢復經濟活動。深圳特區四十年讓各界聚焦雙城競爭的演變,十四五規劃亦提醒香港關注在國家發展大局內的社經地位。雖然不擁護基本法、不效忠特區的民主派議員,被人大常委會剔出立法會,震盪政壇,但是大眾再度重視經濟民生議題,《施政報告》對香港問題的答卷相信會繼續以恢復經濟和為民解困為主軸。

問題是社會不公 閱讀更多 ”

民主大台的倒下

立法會民主派去留塵埃落定,派內支持與反對聲音不相伯仲,延任與總辭兩個方案均未達預先設定的門檻,最終由政黨領袖作出「政治決定」留任一年。做政治決定需要承擔政治後果,無論是延任或是總辭,也是令一半支持者失望的決定,民主派要面對的後果堪比一二年的政改談判,民主黨走進中聯辦釀成泛民決裂。雖說沒有當年的政改,區議會不會取消委任制,也不會出現去年十一月的選舉變天,選舉委員會不會加入區議員為委員,更不可能出現令特首選舉由藍變黃的「民主600+」口號。不過,後來的政治現實讓我們明白,縱有諸般理由,選民也不一定領情。

民主大台的倒下 閱讀更多 ”

再思民主派初選的基本盤

《港區國安法》一役後,民主派憑立法會初選稍振聲勢。投票率超出預期為一大焦點,抗爭派大捷則是另一主題。點票結果塵埃落定,值得從過去的投票運動檢討。民主派曾經兩度為立法會補選進行初選,○七年的港島初選是第一次嘗試,只限三百多名泛民人士及議員投票。一八年的九西和新東初選由該區選民投票,預計八千人,最終二萬六千人參與,接近正式選舉中民主派的一成票數。

再思民主派初選的基本盤 閱讀更多 ”

民主派初選與立法會變天

民主派以35+為口號,劍指立法會過半數議席,初選將會在這個周末舉行。初選論壇剛過,牽頭的戴耀廷指新界西設有選票門檻,為泛民得票的一成,亦建議其他選區設立相同門檻。他對達標的信心不高,應是誠實話,因為以此標準看待一八年的初選,只有一半選區及格,門檻不低。選舉協調是民主派最後的大台,若初選結果未能滿足派系利益,泛民與本土派的短暫策略性合作關係隨時決裂。

民主派初選與立法會變天 閱讀更多 ”

解讀港版國安法

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透露,港版國安法是去年十月的四中全會後拍板立法。重溫提及國家安全的原句是「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支持特別行政區強化執法力量。」當時消息傳出後惹來熱議,說是中央指令廿三條再臨。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即使港澳辦、中聯辦換馬,硬任務照樣完成,如今以附件三形式落實,不妨從立法、執法和司法三方面去解讀。

解讀港版國安法 閱讀更多 ”

高排名下的隱憂 審視香港人類發展指數

每一年總有大大小小不同性質的全球排名榜出爐,香港剛於上月失落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榜首地位,是25年來首次,屈居新加坡之後,政府對此表示失望。不過,再審視另一份具權威指標性的成績表「2019人類發展指數」,香港成績斐然,排名第4(指數為0.939),相比起2018年上升了三位。

高排名下的隱憂 審視香港人類發展指數 閱讀更多 ”

二○四七的世代之爭

世代之爭是許冠傑和何韻詩的距離。剛過去的周末,兩位歌手均舉辦網上演唱會,與港人在疫境同行。每個年代有屬於自己的潮流,市民按個人喜好分享表演連結,看朋友轉載誰的歌曲,可以一窺代溝製造的網絡斷層。政府高調捧場,註定令歌神政治化,連帶民間一幕評價獅子山精神是否不合時宜的文化爭論,儼如代際矛盾又一寫照。

二○四七的世代之爭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