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財 x 潘學智 -免試引入醫生,無助解決公院人手不足?!特別委員會凌駕醫委會?
立法會早前首讀及二讀《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修例後容許海外醫生在香港取得全面註冊,毋須考執業試。坊間有人認爲海外醫生在5年後便能私人執業,無助解決公院人手不足問題。另外,有輿論指另設委員會是損害基本法列明的專業自主,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對此有什麼看法?
林正財 x 潘學智 -免試引入醫生,無助解決公院人手不足?!特別委員會凌駕醫委會? 閱讀更多 ”
立法會早前首讀及二讀《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修例後容許海外醫生在香港取得全面註冊,毋須考執業試。坊間有人認爲海外醫生在5年後便能私人執業,無助解決公院人手不足問題。另外,有輿論指另設委員會是損害基本法列明的專業自主,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對此有什麼看法?
林正財 x 潘學智 -免試引入醫生,無助解決公院人手不足?!特別委員會凌駕醫委會? 閱讀更多 ”
早前5歲女童的生父及繼母因謀殺及殘暴對待兒童罪,被判終身監禁,令虐兒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政府有一份《程序指引》,已制訂自願性質的通報機制。不過,有團體認為自願並不足夠,建議要訂立「沒有保護罪」,提倡強制舉報。到底強制舉報虐兒問題會遇到什麼難處?
《3分鐘政策》- 虐兒問題︱救救孩子 強制舉報會遇到咩難題?! 閱讀更多 ”
隨著變種病毒在社區擴散,有機會爆發第五波疫情,香港市民在這場超過一年的抗疫路上走得艱辛。部份人出現抗疫疲勞,也有些人對於注射疫苗瞻前顧後,詢問專業意見才作決定。疫症當下,我們對於健康又有什麼反思?
疫症顛覆我們的生活秩序,也令我們反思身邊一切。香港藝術節上演話劇《鼠疫》,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的長篇小說,算是應景之作。原著描繪的是瘟疫眾生相,有夜夜笙歌的居民,有趁火打劫的狂徒,有視災難為天譴的神父,有組織民間醫療隊的英雄。死亡變成日常,封城等於孤獨、放逐與無助。待疫埠重開,幸存的主角已經失去妻子和好友,也經歷過人性的現實與殘酷,感悟到人心的瘟疫比病毒更難消滅,只有勇氣才能克服絕望。卡繆筆下的港口城市與香港有幾分相似,疫症散退之後,我們會否同樣的若有所失?
財爺陳茂波提出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計劃,預計會在暑假接受市民登記。爲了振興疫下經濟,政府應該如何派發5000元消費券,以便達致乘數效應,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欲?另一方面,商家若乘勢推出折扣優惠,會否吸引到市民消費更多?
何濼生 x 潘學智 -消費券點樣由$5000變洗$10000?!商家可再推優惠帶旺經濟? 閱讀更多 ”
新冠疫情持續,失業狀況嚴峻,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升至7.2%,創17年來新高。坊間以至社福界認爲政府需設立失業援助金及准許提取強積金應急,但政府拒絕相關建議。政府所提出的失業貸款及提供職業培訓則備受批評。疫情之下,到底要怎樣才能保障及幫助失業人士?
《3分鐘政策》- 失業保障︱失業率升至7.2%創17年新高 政府社福界點睇? 閱讀更多 ”
這兩年的社會動盪讓許多年輕人萌生到外國升學或就業的想法,部分人更付諸行動。長此下去,有人擔心香港年輕人才會流失,窒礙香港的未來發展。到底香港的年輕人才會不會流失?他們會回流香港嗎?對香港又有多少歸屬感?
中西鬥爭波譎雲詭,五眼聯盟調整對港政策,攻心為上,放寬移民措施加快港人流散異鄉。先是英國的BNO新簽證,雖有福利限制,但足以鋪路入籍。加拿大出手延攬高學歷港人,澳洲挽留當地畢業生及高技術勞工。縱使疫情之下不便遠遊,多國大門已經向高質素移民打開。專業界別的離職潮甚囂塵上,初職青年頭戴四方帽,手執BNO,要走也非難事,令人擔心香港逐漸步入黃昏。
以往有近300名來自香港不同專業範疇人士在報章聯署《香港核心價值宣言》,表示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及公平公義等。經歷2019年反修例事件及新一波移民潮,香港人所重視的價值觀又有什麽變化?
阻止權力和平移交是不折不扣的政變,特朗普的彈劾案即將開展審判,罪名是煽動叛亂。他嘗試推翻大選結果徒勞無功,支持者由示威演變成騷亂,上月初佔領美國國會,造成五人死亡。他的幕僚紛紛與暴力割席,社交媒體主動封鎖他的帳號。這是美國國會自第二次獨立戰爭後,即二百年來首次失守,標誌着民主制度的墮落。自由與民主是美國奉為圭臬的核心價值,短短四年總統任期足以一掃而空,叫人反思堂堂大國如何淪落到今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