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

中間派政團「撲水」求存 爭取政府研究項目

繼公民黨去年正式清盤解散後,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日前亦決定成立小組跟進解散程序。除了政治空間,另一邊廂,香港政壇中間派的生存備受關注,財政緊絀亦是另一考驗。據筆者了解,其中一個自詡中間派的組織,民主思路最近正進行一個獲政府資源的研究項目,就近年本港新聞自由的變化情況,對業界人士、學者及專家等持份者,作深入訪談調查,這些資助項目可以紓緩財政壓力。

中間派政團「撲水」求存 爭取政府研究項目 閱讀更多 ”

河套合作區成數據「示範單位」為企業提供理想實驗平台

政府上月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多項促進園區流通的創新政策。有智庫召集人認為,該合作區能夠作為理想示範,讓市民和業界觀察到跨境數據如何滿足不同行業和服務的需求。觀察如何有效管理保護數據

河套合作區成數據「示範單位」為企業提供理想實驗平台 閱讀更多 ”

灣區跨境流通更廣更易 數據安全立法須細緻到位

香港與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為港帶來便利。政府去年簽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簡化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與本港跨境數據流通的程序。有關措施在金融、醫療界等已有成功案例,上月更擴展至所有行業,教育、文化藝術、新質生產力等界別亦有望受惠。有數據專家指,本港需注意保護「數據產權」及數據分級分類等問題,建議參考內地嚴謹的法規,建立法律框架,加快訂立數據安全法。數碼經濟正成為香港發展的新主體,有律師建議當局推動身份互認,全方位促進高質量的跨境發展,助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與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為本港帶來多方面的便利與效益。去年,本港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其後再簽訂《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簡化涉及9個內地城市與本港之間就內地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合規安排,免除跨境轉移個人信息的數量限制,以及簡化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等。教育文化藝術等更多界別受惠

灣區跨境流通更廣更易 數據安全立法須細緻到位 閱讀更多 ”

舉足輕重的金融軟實力

「香港玩完」歪論連篇,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說法實屬危言聳聽。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嚴正反駁,指出香港的繁榮經濟有中央的積極政策支持,不可能成為遺址。世界局勢反覆無常,令經濟周期高低不定。若單純以此論斷香港地位,無疑是見樹不見林,忽視了香港長踞在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前列的軟實力。

舉足輕重的金融軟實力 閱讀更多 ”

大灣區信息流的跨境聯通

為發展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灣區經濟,大灣區講求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流通。前三種流通,近年已有跨境交通基建、就業居住證件、精簡清關程序、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外匯管理便利化等多項措施推進。信息流的互聯互通取決於消除跨境數據的隔閡。去年,特區創科局與國家網信辦簽署備忘錄,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數據跨境流動帶來突破。為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去年底進一步推出個人信息的跨境流動標準合同,有望降低企業的合規成本。

大灣區信息流的跨境聯通 閱讀更多 ”

財政預算即民心政治

今個財政年度料錄超千億財赤,稅收與賣地成績未復當年用勇。下一份財政預算案,毫無懸念地將會是連續第五年的赤字預算。帳目不理想,但亦無可厚非,因為過去三年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政府收入減少之下卻需增撥資源幫助市民解難紓困。不過,長期的赤字經濟始終影響投資者信心。從前瞻角度而言,香港需要由多方審視長遠公共財政,恢復量入為出的財政紀律,鞏固市民對經濟運行的安全感。 

財政預算即民心政治 閱讀更多 ”

創新思維 推動消費增長

從2月的「你好,香港!」啟動全球宣傳,4月的「開心香港」聚焦本地玩樂,到9月的「香港夜繽紛」營造夜間活力,特區政府開出振興經濟的藥方,以全社會總動員來刺激消費和吸引旅客。過去,逆周期措施是盡一切可能救市保就業,但也換來連續五年財赤,難以寄望政府再作大額投資。上半年,港美息差衝擊聯繫匯率,減息周期言之尚早,可供政府運用的政策工具實在不多。

創新思維 推動消費增長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