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

共同富裕與貧富懸殊

「共同富裕」一聲令下,大企業踴躍捐款被戲稱繳交「保護費」。共同富裕本屬內地方針,與香港無關,不過股市新聞點算響應的中資上市公司,蒸發市值數以億計,而在內地經營生意的港商亦不明就裏,誠惶誠恐。時機遇着雷厲風行的監管行動,皆因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自去年起被列為重點任務。互聯網企業收到高額罰單,飯圈亂象與劣迹藝人被懲治,再碰上雙減政策整肅補習行業,令人誤將共同富裕與洗劫民企劃上等號。

共同富裕與貧富懸殊 閱讀更多 ”

新選委會應走出小圈子

投票選特首和四十名立法會議員的選委會提名期完結,尚有資審會最後一關,以防範「偽愛國者」強闖。這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一場選舉,各界嚴陣以待,參選人的愛國情操相信沒有疑問。唯一意外是不少專業界別人士留待最後一天才遞表入閘,原以為成功協調的界別,最終參選人數比議席數目剛好多一兩名,總數約三分一界別需要於九月選舉定勝負。

新選委會應走出小圈子 閱讀更多 ”

愛國者治港的下一步

各級選舉的愛國組合拳連環快打,揮向區議會的第一拳,拳未到而意先到。政府率先提出修例,要求區議員宣誓效忠。自此之後,DQ紅綫的風聲四起,最初只針對「墨落無悔」的簽署人,後來囊括參與民主派初選的候選人,再席捲借出辦事處作初選票站的區議員,最終殃及展示「光時」口號的抗爭派。零星議員出逃及落馬,直至傳聞違誓者會被追討薪津才引爆大規模辭職,而此刻政府還未亮劍。究竟於宣誓前自行辭職,任期內的薪津是否便能夠袋袋平安?特首答:沒有人性化處理,只有法律化處理。

愛國者治港的下一步 閱讀更多 ”

知重與負重

政治形勢丕變,國安法立法與選舉制度改革兩招落地。有人奉為定海神針,相信未來豁然開朗,終於可以大展拳腳。有人覺得如坐針氈,恐怕日後步步為營,參政只會無可作為。香港缺乏政治人才,市民對政治的關注近年稍成氣候,時來運到自然雀躍欲試,風高浪急時則叫人卻步,能夠貫徹始終,堅持到底的少之又少。

知重與負重 閱讀更多 ”

為誘因而健康

疫症顛覆我們的生活秩序,也令我們反思身邊一切。香港藝術節上演話劇《鼠疫》,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的長篇小說,算是應景之作。原著描繪的是瘟疫眾生相,有夜夜笙歌的居民,有趁火打劫的狂徒,有視災難為天譴的神父,有組織民間醫療隊的英雄。死亡變成日常,封城等於孤獨、放逐與無助。待疫埠重開,幸存的主角已經失去妻子和好友,也經歷過人性的現實與殘酷,感悟到人心的瘟疫比病毒更難消滅,只有勇氣才能克服絕望。卡繆筆下的港口城市與香港有幾分相似,疫症散退之後,我們會否同樣的若有所失?

為誘因而健康 閱讀更多 ”

青年想外闖

中西鬥爭波譎雲詭,五眼聯盟調整對港政策,攻心為上,放寬移民措施加快港人流散異鄉。先是英國的BNO新簽證,雖有福利限制,但足以鋪路入籍。加拿大出手延攬高學歷港人,澳洲挽留當地畢業生及高技術勞工。縱使疫情之下不便遠遊,多國大門已經向高質素移民打開。專業界別的離職潮甚囂塵上,初職青年頭戴四方帽,手執BNO,要走也非難事,令人擔心香港逐漸步入黃昏。

青年想外闖 閱讀更多 ”

誰偷走你的核心價值

阻止權力和平移交是不折不扣的政變,特朗普的彈劾案即將開展審判,罪名是煽動叛亂。他嘗試推翻大選結果徒勞無功,支持者由示威演變成騷亂,上月初佔領美國國會,造成五人死亡。他的幕僚紛紛與暴力割席,社交媒體主動封鎖他的帳號。這是美國國會自第二次獨立戰爭後,即二百年來首次失守,標誌着民主制度的墮落。自由與民主是美國奉為圭臬的核心價值,短短四年總統任期足以一掃而空,叫人反思堂堂大國如何淪落到今天的境地。 

誰偷走你的核心價值 閱讀更多 ”

香港為甚麼要加入RCEP

中美關係跌至冰點之際,東盟十國與中日韓澳紐五國簽下RCEP,達成全球最大的貿易協議。香港十大貿易夥伴中,RCEP成員佔七席,為免被邊緣化,肯定要爭取加入。貿易協定猶如技術文件,苦澀難懂,這宗經濟頭條官熱民冷自是常態。商業往來更緊密、人員交流更廣泛會在未來慢慢浮現,但見疑中派大唱反調,希望藉此指正。

香港為甚麼要加入RCEP 閱讀更多 ”

問題是社會不公

滙豐銅獅重見天日,中資商戶拆走圍板,透視商界判斷社運已經降溫。疫下復甦是首要議程,市民抗疫疲勞,期望拉近社交距離,業界也爭取放寬種種限制,憧憬旅遊氣泡和健康碼,希望早日恢復經濟活動。深圳特區四十年讓各界聚焦雙城競爭的演變,十四五規劃亦提醒香港關注在國家發展大局內的社經地位。雖然不擁護基本法、不效忠特區的民主派議員,被人大常委會剔出立法會,震盪政壇,但是大眾再度重視經濟民生議題,《施政報告》對香港問題的答卷相信會繼續以恢復經濟和為民解困為主軸。

問題是社會不公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