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三地創客魔方比賽2025

由香港演辯總會與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聯合主辦、愉林多元教育發展中心協辦的「大灣區三地創客魔方2025暨第二屆創客魔方機器人比賽頒獎禮」,日前於粉嶺救恩書院及青年會書院隆重舉行。大灣區三地創客魔方2025由香港演辯總會秘書長鍾賜宏、武漢市港區政協委員黃穎君、麗澤中學校長李潔明、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校長薛昌華、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助理所長潘學智,以及港澳南海青年聯誼會會長關建基等擔任主禮嘉賓。

是次活動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油尖旺區青少年發展協會等機構支持,匯聚大灣區教育界代表、政協委員及學術領袖,見證灣區青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表現。

 李潔明致歡迎辭時強調,機器人比賽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融合學習、實踐與合作的平台。透過編寫程式、設計機器人、完成任務,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中。這不僅鍛煉同學的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更培養了團隊協作、溝通與項目管理的關鍵技能。這些能力,正是未來社會所需創新人才的核心素養,更促進大灣區教育協作與人才共育。

黃穎君表示,欣喜看到佛山市南海的學生們來港參加大灣區三地創客魔方2025暨第二屆機器人比賽。此次活動不僅是競賽的平台,更是促進兩地情誼與科創交流的寶貴機會。

她指出大會特別安排參賽學生參觀香港中文大學,並與本地學生進行深入交流。透過共同的學習與合作,學生們不僅能在機器人技術上互相切磋,更能在文化與理念上碰撞出新的火花。比賽內容使參賽者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增強實踐能力,探索STEM領域的前沿技術。我祝賀所有同學在競賽中發揮所長,激發對科技的熱情,屢敗屢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潘學智表示,編程和機器人競技是創造力的展現,這種能力的價值遠超比賽本身。在他從事的政策研究專業上,很多時候需要應用大數據分析時,正是靠著同樣的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熱情,從複雜數據中找出關鍵洞察。科技在重塑醫療、金融、教育乃至城市治理,而學生們正是未來變革的驅動者。今天他們在賽場上的每一個創新,都可能成為明日解決現實難題的關鍵答案。

何敏峰表示,佛山南海與香港攜手打造的創客魔方機器人比賽展現了灣區教育的創新活力。在比賽中,看到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將創客魔方機器人與創意完美融合,深感振奮。這場比賽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粵港澳青年交流與共融的橋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科教交流與合作,為粵港學子搭建更廣闊的逐夢舞台。

郭玲麗表示,《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到的十年規劃涵蓋了科教興國和科技人才培育等重要議題。她指出,第二屆創客魔方機器人比賽作為一個教育、科技和人才培育的平台,不僅加強了香港和澳門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也促進了彼此的切磋與學習。

郭玲麗強調,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十分重視邏輯性思維,而演辯活動正是邏輯思維的有效訓練。她認為,魔方機器人比賽則是這種邏輯思維的具體體現,讓參賽者在實際操作中發揮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也為他們未來進入創科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