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績效匯報 鞏固市民對政府信任

  環顧世界各地,不少政府均面對建立公眾信任的挑戰。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也不例外。儘管這不是香港社會獨有問題,惟一般相信,官民信任基礎愈穩健,愈有利管治,對社會持續發展亦有裨益。

  據青年創研庫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受訪青年對他們與政府之間的互信觀感不佳;而存在不信任所帶來的影響,包括他們會質疑政府決策、計畫移民,以及參與抗爭活動等。另據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調查數字,表示信任特區政府的市民,百分比近年一直只維持在兩成多至三成多不等。這些,對社會長遠穩定發展帶來隱憂,當局不得不正視。

較信任公共理財及行政能力

  雖然特區政府在爭取市民信任方面一直備受考驗,但現屆政府要作出改善,並非毫無基礎。創研庫上述研究發現,受訪青年仍然比較信任特區政府的公共理財及行政能力等。香港社會能夠在亞洲金融風暴及國際金融海嘯中化險為夷,特區政府當時的理財思維和果斷決策,起着關鍵作用;而近年政府財政所呈現的,不過是「庫房水浸」問題。此外,有賴於政府實行高效及簡單制度,在多項國際競爭力或評級報告中,特區政府行政能力和效率等方面,向來亦高居前列位置。

  這份信任建基於對政府長期工作成果累積的觀感;簡言之,也就是市民對政府施政績效的反響。政府要爭取市民認同,通過有效的政策訊息傳遞及適時交代政策成果等,是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條件。商界和非政府組織等出版年報,便是取信於公眾的借鑑。對於商界,年報能提升企業透明度,維繫與持份者的關係,是企業管治重要一環。現在不少非政府組織更視年報為體現問責的重要舉措,自願提供受託資源所創造的價值,以回應社會、受助群體及合作夥伴等的期望。

通過社交平台短片凝聚社會

  近年,不少海外政府參考以上因素,再加創新方法,藉績效報告爭取公眾的信任。在澳洲,總理及內閣部就部門的周年工作報告,除了提供傳統報告文件作詳細交代外,近年亦設立網上專頁,提綱挈領地交代政府年度內主要工作的進度,例如推動種族共融的成果。

數月前,部門秘書長更通過網絡社交平台,以短片形式,帶出政府致力提升市民參與及社會凝聚力等訊息,鼓勵市民積極回應工作報告。

  創研庫研究顯示,逾四分之一(百分之二十六點五)受訪青年認為,特區政府可以通過提高施政績效的透明度,以爭取市民信任。上屆特區政府製作施政匯報,固然是個好開始;不過,現今資訊膨脹及新媒體廣泛應用,政府慣常採用的政策資訊發放形式,例如上載數碼化的文字報告,尤其當政策涉及一些較複雜的概念或數字時,要做到簡潔易明,並期望有效傳遞資訊給市民,讓公眾掌握他們所關注的信息,卻非容易。

各局匯報 滿足市民訴求

  社會對公共服務水平及政府施政成果等方面的期望,日漸提升。參考海外例子,就營造有利於建立市民對政府信任,以及加強信任觀感等方向,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各政策局可考慮進行年度施政績效匯報,由各局長向公眾重點講述局方工作進度及政策成果,提供針對性的績效資訊,進一步滿足市民的訴求。當局亦可採用創新的推廣手法,善用社交媒體,例如製作短片或「懶人包」等方式,增強資訊的可讀性和推廣效果,促進政策訊息的有效傳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表示,加強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然而,現時社會分化仍然嚴重,凝聚共識不易,而改善施政績效發布,相對於具爭議性的發展議題,屬政府目前可掌握和執行的工作。我們相信,一個有承諾、有行動、有表現的政府,是社會樂見和期待的;而開誠布公、完善政策績效匯報,相信有助鞏固特區政府以政策成果建立市民信任的基礎。

潘學智「青年創研庫」管治及政制小組召集人

張靜雲香港青年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