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k Our Ways 社創計劃
在恒生銀行全力支持、青協領袖學院主辦的《Seek Our Ways 社創計劃》擔任導師,過去半年間,與來自全港超過400位中學生及大專生同行,透過政策分析與社會創新訓練,見證他們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具影響力的行動方案。我帶領了一系列政策分析工作坊,協助學生理解社會問題背後的制度根源,並學習如何以實證為本、以公眾利益為導向,提出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能夠密集地訓練他們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全民運動」及「樂齡健康」三大主題中發揮創意,是一段極具意義的經歷。晉級決賽的學生們展示從塑膠替代品、長者中心配對平台,到以蘋果皮製成的環保皮革等創新方案。他們不只是參與者,更是未來社會的設計者😁。
人民大道中
接受商業電台《人民大道中》採訪,內地教育發展趨勢及「升學香港」的觀察。節目中,我們探討了內地學生在升學路徑規劃中面臨的多維選擇與挑戰,並剖析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獨特價值。香港憑藉中英雙語的教學環境、融匯東西的文化生態及受國際廣泛認可的高等教育體系,為內地學子提供了兼具學術深度與全球視野的發展平台。如何幫助學生與家長更系統化地理解香港教育的差異化優勢與發展機遇,仍需政策制定者、高等院校與社會各界協同推進。
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
調查發現多數香港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過去一年,我的團隊檢視學生的成長指標與生涯規劃是否與未來職場需求相符,同時也協助僱主重新思考選才標準與培育策略。在《二十一世紀教育論壇2025》的「小學及中學生成長指標」對談中,我與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分享研究結果,直面一個核心問題:當香港經濟結構轉型與全球職場需求劇變,現行教育指標是否仍能有效引導學生成長?從各場演講與討論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挑戰不僅在於知識內容的更新,更在於價值觀的重構與制度層面的再設計。
青少年外交家素養及技能學院
很高興與保安局鄧炳強局長和勞工及福利局何啟明副局長,共同見證「青少年外交家素養及技能學院」正式成立。作為學術夥伴,我深信外交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的塑造與視野的開拓。這所學院的誕生,象徵著我們在青年培育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為香港下一代打造一個理解世界、參與世界的平台。
「三地童聲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三語演講比賽
在「三地童聲杯」現場,看到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少年以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生動講述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全紅嬋的拼搏歷程和蘇軾的文學風骨,等等。我們和香港教育局、佛山南海教育局、香港演辯總會合辦這場三語演講比賽,不僅展現了年輕一代卓越的語言駕馭能力與舞台風采,更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通過語言搭建文化理解的橋梁,以真摯情感講述香港故事,傳遞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
第二屆《國關盃》全港中學國際關係及外交辯論比賽總決賽圓滿舉行
參賽學生代表在第二屆全港中學國際關係及外交辯論比賽經過多輪精彩交鋒,就當代國際議題展開深度思辨。決賽環節中,辯手們拆解中國未來發展應傾向全球南方或全球北方,展現出對國際格局的敏銳觀察與嚴謹論證能力,充分體現香港青年學子的全球視野與批判性思考。感謝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代表蒞臨頒獎,本屆賽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應用國際關係理論的實踐平台,更成功激發年輕一代對全球事務的參與熱忱,彰顯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培育未來涉外人才的重要角色。
全國研學旅遊大會2025
過去三年推動社區教育,逐漸獲得各界認識。此次應邀參與「國家研學創新大會2025」(貴陽),以《就地取材:SDG教育理論與研學實踐》為題,分享如何透過課程設計實現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 除了與業界專家交流外,我也在清華中學為高中生剖析《貿易摩擦的虛實戰場》,用經濟學視角探討全球議題。 從社區講台到全國論壇,再從專業研討到學術普及,爭取每一次對話讓知識跨越界限。
四川教育交流團
衷心感謝四川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得以組織專家團隊赴成都、瀘州進行教育交流。雙方圍繞「數字教育」與「國際素養」兩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分享前沿理念與實踐成果。活動特別設置川港教師示範課堂環節,以不同風格演繹《出師表》與《六國論》,呈現兩地教學特色。數十名教育工作者共同觀摩評課,在教學方法的碰撞中激發新思考,收穫頗豐。
大灣區國際素養教育交流
最近走訪廣州、深圳、中山和珠海幾個大灣區城市,有機會和不同中學的校長一同探討現今教育如何培養具有國際素養的學生。希望我們的教育交流合作能進一步深化,提升學校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國際素養和跨文化適應力,培養具備國家情懷與全球視野的下一代青年,為實現教育公平、社會和諧和人才國際化貢獻力量。
拜訪重慶高新區西部科學城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後,全國第四大增長極。位於重慶高新區的西部科學城是雙城合作的核心載體,感謝公共服務居局長周文楊一行的熱情招待,我們在座談會上就「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等計劃進行深入討論,了解西部特區的工作模式和發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