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學時期處於全球化最蓬勃的年代,「中國製造」迅速崛起,重塑環球經濟結構,全世界渴望認識中國。香港一直是外國了解中國的瞭望台,亦是國家接通國際的南風窗。生於斯長於斯,我更明白其獨特性。所以,自英國學成歸來,我回到最熟悉的家為起點,開展中國經濟的研究工作。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我盼望記錄、分析和總結國家的成功經驗,由旁觀者變成貢獻者,並將「中國模式」推而廣之,供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鑑,為改善人類生活帶來希望。
修讀經濟、政治及國際關係使我具備跨學科基礎,畢業後在幾位資深教授的指導下學習,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府際關係和經貿合作,紮實地接受中國研究及國際貿易的學術訓練。我先後任職於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和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參與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聯繫內地與海外官員、專家和學者。多年來考察珠三角九巿,深受當地執行改革的魄力感染,鼓勵我堅持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初心。

